亚洲建材网

登录

氢能产业发展的纽带——储运,千亿市场机遇从哪“开挖”?

2022-05-09 10:13:53408

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凭借热值高、应用范围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氢能正成为全球各国实现净零碳排放的优选能源载体。按照氢能联盟预测,到204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增至5700万吨,而储运环节作为连接制氢端与需求端的关键桥梁,也将随之开启近5200亿元规模的设备市场。
 
  从现实层面来说,我国资源分布与需求的不对等,决定了储运环节在整个氢能产业链的重要性。因此,《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求,将稳步构建氢能储运体系,加快降低储运成本,围绕高压气态储运、低温液氢、掺氢天然气管道等,逐步形成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氢能储运必然会朝着多种方式并举的方向发展。而且,在现阶段,氢能储运技术上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特点,如高压氢气储罐、有机液体储氢、金属氢化物等,大致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储运三大类。随着氢能需求扩大,工艺相对成熟的气态储氢与正在加速发展的低温液氢将先一步迎来产业规模的提升。
 
  巨大的发展潜力之上,业界对于氢能储运也给予了“厚望”。有观点认为,未来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大规模“绿氢”制造将独立出来,氢的制取和使用需要逐步摆脱地域限制,由此大规模氢能储运体系的建立成为发展氢经济的基础和依托。因此,厘清氢能不同储运方式的优劣很有必要。
 
  根据对比分析,气态氢运输的优势在于简单、高效,短板在于能量密度较低,如长距离使用交通工具运输,效率会较为低下,因此管道正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不过,管道运输也需要考虑基础设施投资成本,也有国家将目光转向了现成的管道,从给天然气管道里掺氢气着手,当然这一方案的实际可行性还未知。
 
  而液态氢在储存和运输时还需进行额外的转化,施行难度有所增加,但能量密度要比同等条件下的气态氢提高到了三倍以上。所以说,业内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船舶来运输大量的液化氢,如日本的“HySTRA”项目正在超九千公里的海面上示范运行。
 
  再看固态储氢,这一模式已在国内吸引到多家企业布局,一般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氢化物储氢,但门槛较高且前期投入资金量大,因此仍处于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孵化转化阶段,尚未开始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总之,氢能储运在各方关注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成本等意义实现突破,其将成为氢能产业链快速增长的重要助力。
 
  原标题:氢能产业发展的纽带——储运,千亿市场机遇从哪“开挖”?

上一篇:回顾丨煤化工废水、膜法技术 工业节水与污水资源化专场都是热点!

下一篇:5月7日上午9点,海水淡化与浓盐水综合利用论坛线上开讲!

相关资讯:$Appsurl | http://m.a-bm.cn/default.aspx?news/newsShow&ID=25063&P=1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