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碳测年法或将逐年失效 碳排放正在影响科研发展
- 2022-08-17 13:43:39374
来源:化工仪器网
放射性碳测年法又称作碳14断代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碳14含量来判断样品生成年代的技术手段。由于其可测定早至五万年前有机物质的年代,因此对于考古学、司法鉴定等领域来讲,该技术是一种准确的定年法技术,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项技术如今却面临可能逐年失效的危险。
日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表文章表示放射性碳测年法未来可能逐渐失效,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影响了大气中碳同位素的构成比例。如果该预测成真,那么我们或许会失去一个有效的定年法技术。
碳14如何测定年份?
碳14是碳的一种具备放射性的同位素,通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14原子产生,半衰期达到约为5,730±40年。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14,因此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会不断地产生碳14,并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产生含碳14的二氧化碳。这种含有碳14的二氧化碳又会伴随植物的光合作用沿着食物链在植物、动物之间流通。由于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碳14始终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的。而当生物死亡之后便不会在摄入(吸收)碳14,此时,但碳14的衰变仍会继续,并且,碳14的衰变呈现规律性,不断减少但永远不会为零,因此,通过测量样品内碳14的衰变情况,便可以推算出样品的年份。此外,理论上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一些与生物有关联的物品,例如已存世数十年的陈酒、木雕等。
为什么碳14测年难以为继?
前文提到过,碳14的产生是宇宙射线影响氮14原子的结果,而除去这部分碳元素外,地球原本储存的碳元素其实主要是碳12。简单地说,当我们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时候,其实不断在向大气中排放不含碳14的二氧化碳。换言之,在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随着来自化石燃料的碳排放持续增多,大气中碳14比例也在不断下降。而这也间接地影响了现在的某些物品碳14含量已经和过去的一些物品雷同了。而根据研究结果,如果碳排放趋势继续得不到改变,那么预计2050年生成的某些物品的碳14含量会和中世纪文物的碳14含量相似,这也意味着到那个时候,有很大一部分碳14测年的结果将无法作为佐证样品年代的证据。
尽管,我们除了放射性碳测年法还有其他的定年法技术,但是这一研究结果依旧在警告我们,碳排放正在影响部分科研产业发展,而改善这一情况已经成为了目前的迫切需求。
原标题:放射性碳测年法或将逐年失效 碳排放正在影响科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