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账号使用

亚洲建材网免费会员

收藏

人工智能温控仪在供水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时间:2017-04-18      阅读:415

   人工智能温控仪在很多场合都有应用,今天宇电自动化介绍下人工智能温控仪在供水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恒压供水在工业和民用供水系统中已普遍使用,由于系统的负荷变化的不确定性,采用传统的PID算法实现压力控制的动态特性指标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恒压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初期曾采用多种进口的调节器,系统的动态特性指标总是不稳定,通过实际应用中的对比发现,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形成的控制方案在恒压系统中有较好的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选用了AI-808人工智能温控仪作为主控制器,结合FX1N PLC逻辑控制功能很好地实现了水厂的全自动化恒压供水。对于单独采用PLC实现压力和逻辑控制方案,由于PLC的运算能力不足编写一个完善的模糊控制算法比较困难,而且参数的调整也比较麻烦,所以所提出的方案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工作原理

  系统主要由AI-808人工智能温控仪、变频器、控制接触器组、水泵、阀门、压力变送器等组成。由于水泵功率较大,为节约成本,只用1台变频器,3台水泵 的其中2台可以采用变频调速,这样在某1台故障或维护时可以切换到另1台进行变频控制。图1为供水系统的原理框图。

  压力传感器检测出水总管压力,经变送器送至AI-808仪表,与设定值比较得到压力误差和误差变化率,经AI-808*的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算法运算后,将输出控制信号(4~20mA)送到变频器控制端。通过调节频率从而使出水管压达到要求指标。当用户和水量增加时,在一台水泵变频达到50Hz仍不能满足供水压力要求,PLC将检测到AI-808调节器的压力低信号,按其逻辑及工艺要求,加入另1台水泵工频运行;同样,在用户用水量下降,PLC通过收到AI-808调节器的水压高信号后,将其中1台工频水泵退出运行。

  系统运行时,变频器是固定控制某一台水泵,不实施多台水泵切换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频繁切换对系统及变频器造成的冲击,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也考虑到灵 活性及检修等方面,系统可采用手动方式选择2台水泵中的1台变频运行,也可以减少某1台水泵*低频运行所造成的损耗。

  

 

  控制算法

  工业过程中常用的PID控制器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而供水系统的对象时常含有非线性、时变环节,而且有些参数未知式缓慢变化,因此单独采用PID控制较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AI人工智能调节器采用模糊控制和改进PID相结合的双模控制算法,入图2所示

  

 

  当控制开始时,误差e=Y-s较大,即偏差| e |≥EM时(EM为双模控制算法e的边界值),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在误差逐渐减小,即偏差| e |将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c整量化及模糊化后,采用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规则:

  P=[αe+(1+α)c]

  式中:P为控制量U的整量化值;α为修正因子,介于0,1之间的数。

  改变α的值可以改变双模算法的模糊控制规则,从而改变系统的动态品质。AI调节器在调节过程中具有自学习、自调整功能。

  改进型PID算法采用抗积分饱和及不*微分方式。其传函形式为:

  

 

  式中:KD为微分增益,在阶跃作用下,PD输出初始值和zui终值之比;为限制微分突变作用太强,KD取值不宜过大,一般取5~10。

  AI-808人工智能温控仪具有模糊逻辑PID调节及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控制算法。在误差大时,运用模糊法进行调节,以消除PID饱和积分现象;当误差 减小时,采用改进后的PID算法进行调节,并能在调节中自动学习和记忆被控对象的部分特征以使效果*化。其具有无超调、高精度、参数确定简单,对复杂对 象也能获得较好控制效果等特点。其整体调节效果比一般的PID算法更明显。这一点在系统调试中得到验证,起初选用日本生产的单纯PID调节器,在用水量变化和水泵投退过程中,其超调量和稳定时间均不理想,在改用AI-808智能仪表后,其动态、静态指标均满足了要求。

  系统采用AI-808人工智能温控仪和FX1N PLC相结合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方案已在现场运行多年,情况表明:

  (1)用AI人工智能调节器,采用模糊控制和PID结合的控制方案,发挥了2种控制器的优点,达到较好的动态和稳态指标,对系统压力调节具有恢复时间快、超调小等优点。其自整定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参数设置方法,系统稳定误差在 ±0.01Mpa。

  (2)电机功率为180kW,采用单台变频切换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系统造价。变频调速系统使水泵电机在软起动下运行,无冲击电流、使用寿命长,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上一篇: 人工智能温控仪如何应用于计量标定设备中 下一篇: LabVIEW与多台AI-501仪表的通迅设计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