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建材网

登录

建筑技术概论论文

发布时间:2009/2/6 16:34:58
浏览次数:768
(来源:)
    在1999年20届建协“北京宪章”中,吴良镛院士提出:“20世纪既是人类从未经过的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的患难与迷惘的时代;人类对自然、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其自身的生存;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许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天的贫民所建造。”  
    上建筑技术概论这门课,我对王树京老师的很多话都记得很深。包括他贯穿始终的思想,即艺术家与建筑师的;他不断强调的建筑声学问题;他严肃提出的“后奥运时代”的问题以及*等建筑的巨大耗资问题;他所设计的残疾人活动中心的细致入微等等,让我发现作为一个建筑师,需要具备非常多的知识和素养。而这些需要平时的积累。对于他所强调的众多问题,我对建筑的节能(不光是材料上,后期居住时能源的节省,也包括资金上的节省)非常感兴趣。不能忽视我们人类很多缺乏妥当的设计,为人类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问题。包括zui初估计资金的一再翻倍,建成建筑今后天价的维修保养费用以及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老百姓在购房入住后面对能源消费量的提高,这些问题都给我留下一个思考。面对能源奇缺的境况,作为一个未来的建筑师,我们要做的比我们的前辈要难很多,我们要做的不光是完成建筑与艺术的结合,更需要做的是节省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而且这后一点看似尤其重要。这就注定我们的设计思路以及考虑方向要发生很大的转变,建筑不再只能单看创新和美观,需要更多的考虑它们的能耗。这样就不会出现*新址,水立方那样的问题了。21世纪面临大转折,未来的人居环境要求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而采用以资源、能源的利用为特色的集约型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绿色设计正是以资源、能源的利用作为其根本出发点的,所以健康的人居环境迫切要求我们进行绿色设计的研究。 
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的内涵相当宽泛,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我们城市空间或单体设计、建设、使用的表现。简言之,即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设计、建造、施工、使用或废弃处理),着重考虑建筑或城市的环境属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设计。绿色设计是集生态系统,大地景观,整体和谐,集约,生土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整体网络。这里我想到了王老师上课提到的3R理论,即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zui小。 
绿色设计理论的建构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出版了一本引起*争议的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他认为:设计的zui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对待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1. 绿色设计目标 
    绿色设计克服传统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的人居环境满足绿色的要求。主要包含从概念设计的形成到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生产施工、使用乃至材料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的各个阶段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防止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关键在于设计与建造,不能等我们的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再采取防治措施,要预先设法防止设计对环境产生的负作用,然后再建造,这就是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除此还必须考虑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与环境和人的友好性;一是防止影响环境的废弃物产生;二是良好的材料管理。也就是说,避免废弃物产生,使材料在建筑达到寿命周期时,以zui高的附加值回收并重复利用。  
    提到这些,就不得不说课上王老师不时穿插的设计不到位,带来以后资金大量消耗的实例。资金的消耗其实还可以说是次要的,关键是造成资源的浪费,这里包括人力(建筑师,建筑工人等),材料(特别是某些不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或者是高价的新型材料)。与其让建筑出了问题,在原始资金已经投入去进行完成建筑之后再花钱修缮,不如一次到位。这里肯定有很多的阻碍因素,包括开发商的利益问题以及很多标志性建筑的过度标新立异带来的建筑难题。 
2. 绿色设计技术 
    阿尔托说:“只有把技术功能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展,使其甚至覆盖心理领域,他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是实现建筑人性化的*途径。”环境中的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寻求具体的整合途径。绿色设计除常规设计方法外,还必须考虑可拆卸设计、可回收设计、模块化设计等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3. 绿色设计评价体系 
    提出了上述绿色设计的问题后,我发现对于这个有些抽象,非常复杂的综合课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系统,不然绿色设计说起来不免过于空洞,没有具体的要求,就没有完善合理的设计。  
    英国建立了一种“BREEAM”的环境评价体系——建设成果的环境评价方法(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它主要是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对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建筑完工后的能源消耗,以及材料循环利用的程度等进行绿色指标的确定。人居环境中的绿色设计应全面考虑环境设计元素中所有材料的选用、建筑的建造过程、自然环境的保护、废弃物的排放及回收重用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造成的总负荷为zui小,所以建立绿色设计的系统,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该体系应包括绿色设计数据库、知识库及绿色设计集成工具以及材料性能数据库、材料环境负荷数据库、能源生产及利用环境负荷数据库、法律法规及标准、计算机辅助绿色设计工具等。另外,对具体体系应进行量化,如:环境与社会成本评估——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环境恢复成本、废弃物社会处理成本、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医疗成本等,体系中的其它指标也应如此量化。 
绿色设计——存在的困惑  
    目前“生态景观设计——绿色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界的时髦口号,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层错误地认为“景观即绿化”“绿化即绿色”。至此出现许多问题,使实践中的“绿色设计”并不乐观。 
    这样的误解并不少见,就像课上王老师提到的“智能建筑”理论,很多人就片面的理解了“智能”这一词的内涵,认为只要是全电脑控制就可以了,忽略了未来智能建筑的多层功能配合,以及其中的复杂,综合性。这样很欺骗不懂得“智能”概念的人。 
(一) 概念上的混淆 
    目前理论界和许多一线工作者对传统的“绿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概念的区别认识不清,在许多场合将二者混为一谈,由此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在一些标榜“绿色设计”的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似乎只需搞好绿化就万事大吉,毋需在费心思琢磨其它的构景要素。因而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绿色设计含义远较“绿化”更广泛且深刻,它更多地与生态系统、大地景观、整体和谐、集约、生土技术等概念相。即便仅就住区中的开敞绿地而言,整体网络体系必须与动植物群体、景观连续性、城市风道、创造微观气候等诸多因素相吻合,才真正具有绿色设计的意义。 

(二)实际操作的矛盾 
    绿色设计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未来而言的,因此只有从大地环境整体上实现才能称是真正的实现,然而在现实中,宏观的绿色规划常常在微观开发中被肢解,反之一些局部地段或单项建筑对绿色设计的精心追求,却又被周围恶劣环境所消蚀。另外,图纸设计与实际操作也存在矛盾,一方面甲方出于造价的原因或是对图纸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的忽略和草率理解,蓄意削掉了这一部分而代之以随意的绿化。另一方面,也有些设计师为了美化图纸而在纸面上做了不符合实际的夸张的、难以实现的配景。总而言之,绿色设计在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间的矛盾难分难解。由此可以印证大力发展以建筑、城市规划与风景建筑学为主干,多学科交叉共融的人居环境,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这是建筑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 
(三) 利益驱动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因一时的利益驱动一味地吸引投资,引起土地利用的无序化;重要的敏感项目缺乏环境影响论证,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为拓路而砍树,为开发建设而断河填海;以至城市中数千年传承的生态景观体系一朝被毁。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强制性的手段和道德上的约束在转换成市场价格信息方面总是功能极为脆弱,可以说,利益驱动的问题是阻碍绿色设计事业上的一个显在的制约因素。 

    在课上,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又是很多。老师提到开发商为了节省在小区建集中供暖锅炉房的费用,便对小区的住户进行外保温系统,并以赠送一套燃气系统作为诱饵,引诱消费者上当。还有就是在我们学校附近的CBD商圈的SOHO现代城,看似外表光鲜,但是整个现代城,那么大体量的建筑群,竟然只用了一个星期出图。*是用sketch up做出了漂亮的模拟实景图来哄骗开发商。导致SOHO现代城的房子内部充满了问题,在住户入住时,很多不合理的构件需要拆掉重装。这不得不说*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背了绿色设计的概念。 
(四)理论建构与实证操作的脱节 
    绿色城市、生态社区的研究需要横跨多个学科系统,其理论建构并非易事。而时下建筑界理论研究与实证操作的脱节则是另一个显在的问题。这将在客观上不利于理论的发表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和推广。例如:绿色设计的地方性、本土化的问题,就必须做大量的乡土调查工作,这需要深入基层、点滴积累,也需要数年实践才会有所获益。 
这里又可以提到很多不负责的建筑师和很多新建筑师的案例,而与之相反的是王老师的耐心以及职业操守。我对王树京老师印象很深刻的是,他在做任何一个建筑之前,都会对这个建筑所在的城市,地区的历史以及各种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就是因为这些调查,能够让他做出细致入微,令人感动的建筑。这样的建筑不光是结构空间合理,更加重要的是有一种人文关怀。 
(五)设计师们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问题 
    这是一个在规划及建筑领域内*存在的问题,而由于绿色设计比以往任何理论和思潮都更为明显地与伦理道德相,就使得当代规划师和设计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变得更为重要。的经营意识或者放弃责任的自我消解都不是事业所需,理想环境的现实将在我们描绘的蓝图上展开,这取决于设计者的思想、知识、判断和决策,也取决于我们的职业良知。我们必须自问:是否已经将业主的利益置于自我个人利益之上?又是否已将社会公众的利益置于业主利益之上? 
这让我想到zui后一节课,王老师提到,作为一个建筑师,要想做出好的作品,达到你自己预想的高度,就一定要心无杂念。我非常认同这句话。这里所谓的杂念,可以是名誉,金钱,以及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作为一名纯粹的建筑师,我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考虑的问题,一定它的使用者的利益,而不要为了缩短工期,或者是压榨“无知”甲方的钱财而在建筑上刻意地浪费钱财,这无疑是一种犯罪,严重违背了建筑师的职业操守。 
    以上问题,既有来自于现实社会状态也有来自于专业圈内,他们彼此交叉,正是健康人居环境中绿色设计构建元素面临的难点所在。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